東西問·對談 | 當德魯克“遇見”孔夫子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題:對談 | 當德魯克“遇見”孔夫子
作者 陶思遠
如果孔子和西方“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可能會是一對好朋友??鬃右簧菩小昂汀蔽幕?,主張構建一種“和而不同”的秩序社會;“協同有效性”則是彼得·德魯克推崇的目標……
德魯克的管理學理念與影響中國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之間究竟有何相通之處?東西方管理思想的互鑒交融如何幫助中國企業(yè)發(fā)展?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德魯克管理學院彼得·德魯克管理和人文科學講席教授賈沃斯基(Bernie Jaworski)與其學生、深圳大學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張曼姿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讓孔子與德魯克“穿越”交流,探討東西方企業(yè)管理的共通。
中新社記者:“東西文明互鑒”是學術界長期討論的話題,但管理學是特別接近實踐的學科,出版《當德魯克遇見孔夫子》這本書是緣于怎樣的初衷?
賈沃斯基:最初是緣于張曼姿對德魯克和儒學研究的熱情。當時,我們剛開始和中國企業(yè)合作,管理者希望圍繞使命和愿景找到企業(yè)方向。于是我們基于德魯克思想,同時結合儒家社會文化展開了相關研究工作。研究發(fā)現,在過去5至15年間取得商業(yè)成功的很多中國公司都是以產品、技術為中心,但如果問管理者“你們是誰、想去哪里、能為中國社會做出什么貢獻”,他們都無法回答。
德魯克說過,企業(yè)失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明確的使命宣言。那時,我們意識到中國市場有比想象中更廣闊的實踐需求,應該圍繞這些命題,結合中國社會文化寫本書,普惠更多中企及其管理者,這對東西方市場都頗有意義。
我們一開始的研究只是基于德魯克,但在與儒學比較研究中發(fā)現兩者的共通點很多,也更深刻地認識到德魯克和孔子思想從未“過時”,相反在今天更具指導意義。
張曼姿:德魯克理論之所以常令管理者茅塞頓開,正在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論來自于最佳實踐。中國很多傳統思想來自于長期實踐的智慧總結,西方也普遍認為儒學是基于“實用原則”的“來源于生活的哲學”,所以傳統本身就是“經典”,但某些特定概念需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
中新社記者:當今不少中國企業(yè)采用的是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論。西方學者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在當代管理學中的應用?
賈沃斯基:儒家思想中的很多內容和今天是高度相關的。比如“自我反思”這個概念,今天人們愈發(fā)深刻地意識到自省對個人成長乃至企業(yè)成長有多重要。它背后其實涉及更深層次的問題:我,或者一個企業(yè),做些什么可以更全面地幫助所在的社區(qū)(儒學中以家庭為單位,西方以社區(qū)為單位)甚至全社會?
有意思的是,“自我反思”的概念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里才在美國和西方逐漸變得重要,但儒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有所著墨了。
張曼姿:我很推崇儒家“君子修身”這個概念,自我反思也是君子的核心品質,在西方價值觀中也屢被提及。所以,儒學的很多概念不僅在儒家社會有思想基礎,與當今人們基于價值觀的行為塑造也有很高相關性。
孔子意識到修身是艱難的任務,但如果有使命意識,就會更容易自我激勵、不斷修身,做到人所不能。
中新社記者:哪些儒家思想觀念對企業(yè)管理影響深遠?在所有儒學管理原則的應用中,最核心的原則是什么?
張曼姿:當下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受過系統性的儒學教育,但在中國人的思維深處,總是會無意識地受到儒家價值觀影響,它在潛意識中影響人們的商業(yè)決策或行為。
賈沃斯基:我對很多儒學名言印象深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稱為“黃金法則”)。這是超越時空的行為法則,對今天的企業(yè)管理仍然適用。但在我看來,儒學核心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一個具有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強學習能力的企業(yè),其本質就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yè)”:了解市場動向并將其帶回本部,將信息轉化為有商業(yè)意義的見解和知識,并據此采取行動。所以,儒學中的“學習”不僅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還是學習如何改進實踐,甚至學習如何學習(learn how to learn),這是競爭優(yōu)勢的重要來源。
今天的中國公司擁有的最強大的競爭優(yōu)勢之一就是學習,這是中國管理者身上非常顯著的特點。他們常常提出很好的問題,而一些西方管理者反而急于得到解決方案,而非思考。
中新社記者:文化差異引起的管理效率問題屢有發(fā)生,德魯克的管理學理念如何在儒家社會中成功實踐?
賈沃斯基:德魯克提出過一個論點:企業(yè)的目的是要創(chuàng)造客戶。企業(yè)必須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并針對需求提供服務,這就是今天全球企業(yè)都關心的“客戶驅動”概念。這聽起來簡單,但應用在任何特定環(huán)境中都需重新思考。比如,在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中,除了客戶需求是中心,還有哪些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它們如何影響“創(chuàng)造客戶需求”這個過程?任何企業(yè)要在中國市場競爭,就必須根據中國制定的標準提供服務,這就是德魯克“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原則在中國語境(Context)下的定制化和本土化。這樣的轉化也不僅適用于中國,若在德國,管理者則須考慮工會的強大影響力。
張曼姿:就中國企業(yè)而言,對德魯克原則的應用實踐是要基于對通用原則及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了解原則背后的邏輯,明確自己的目的,才能更好“定制化”適合自己企業(yè)的管理原則,從而再去實踐。
中新社記者:管理理念本土化轉化非常重要,“Purpose economy(宗旨經濟)”是西方學界近年興起的熱門概念,這個概念對中國企業(yè)有何重要意義?
張曼姿:有學者認為,當下正進入一個以宗旨為驅動的早期階段,這個時代不應僅考慮利益最大化,而是要以社會貢獻為宗旨。當然,要想塑造不單純以“經濟產出”為單一衡量標準的“高尚”組織,還需要與之配套的組織結構、法律結構等。“以宗旨(社會價值)為驅動”的概念,對有著儒家“德”文化傳承的中國企業(yè)尤為適用。
賈沃斯基:是的。在過去50年里,人們談論了很多相關話題,“宗旨經濟”的本質是企業(yè)的存在對社會的意義,其業(yè)務(某種特定產品、服務)如何幫助社會更好地運作。宗旨對幫助員工理解超越產品的企業(yè)價值至關重要。
張曼姿:現在的年輕人已不會單純被金錢激勵,他們想要的是在獲得薪水的同時可以實現人生價值?!肮δ苌鐣敝械慕M織要承擔“正確引導”年輕人的作用。
這又關聯到個人宗旨和組織宗旨一致性的課題,這種一致性需要有理論做支撐,這也是要在這個領域多做教育的重要價值。管理學中有很多曾經非常好用的工具,但今天看早已過時。那為何至今仍有很多人推崇德魯克和儒學,這就是它們超越時間的力量。(完)
受訪者簡介:
伯納德·賈沃斯基(Bernard Jaworski),男,現任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德魯克管理學院彼得·德魯克管理和人文科學講席教授,他也是全球被引用量排名前五的市場營銷學教授。曾任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fā)展學院(IMD)北美執(zhí)行副總裁及摩立特集團高層管理培訓總裁、南加州大學市場營銷學終身教授、珍妮和大衛(wèi)·塔潘市場營銷研究教授、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及哈佛商學院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領導力、管理、營銷和企業(yè)戰(zhàn)略。
張曼姿,女,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德魯克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現為深圳大學副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西方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致力于非傳統管理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比較,尤其關注管理思想在跨文化環(huán)境中的應用。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1日 12:40:22
- 2025年01月10日 18:39:24
- 2025年01月10日 15:01:14
- 2025年01月10日 14:56:16
- 2025年01月10日 10:12:26
- 2025年01月10日 08:50:26
- 2025年01月10日 07:21:31
- 2025年01月09日 17:01:41
- 2025年01月09日 16:55:10
- 2025年01月09日 15:43:08